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什麼是腸躁症?

分類:保健知識2011/11/10 09:31


這星期天和友人到廣興農地遊憩採洛神,發現平時活力四射很元氣卻病懨懨的,她有長期不定時腹瀉,經醫生照胃鏡、大腸鏡後沒發現有任何異樣,最後確診是「腸躁症」,診斷後的處方籤竟是精神科的藥,主因壓力過重引起的。
10月中旬我去她家時看她忙著煎中藥,主要是老公罹咽顎癌剛化療和放療,又有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痛風,所以當起看護照顧老公膳食,偏有時碰到鬧情緒不合作吃藥,總覺心力交瘁跟著老公的病痛心情起伏,無形中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源。
  
基本上腸躁症是功能性疾病,您的消化道如胃、小腸、或大腸,構造是正常的,但是功能運作不正常。腸躁症相當常見,大約影響百分之十的成人。腸躁症也屬於慢性病,卻不像其它慢性病縮減病人的壽命。腸躁症不是因發炎或感染造成。腸躁症不屬於大腸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腸炎)。
 
腸躁症不會引起癌症,也不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和許多嚴重的消化道疾病無關,腸躁症是一種長期性的且反覆發生的狀況,病人可能有許多的不舒服,例如腹部不舒服、腹脹、腹痛,或者排便不正常。輕微的病情只是造成生活的一點不方便;嚴重的病人則覺得無法承受這些徵狀。
 
腸躁症的症狀
  腸躁症的病人可能在任何時間發生一個或多個徵狀,不同的時間發生的徵狀也不完全相同。徵狀嚴重程度不一,變化很大;但是在遭遇壓力時,例如旅遊、交際應酬活動、改變平日規律的生活方式、暴飲暴食、月經期間等,徵狀特別嚴重。常見的症狀如下:
*                     腹瀉:發生的非常緊急,在飲食後更嚴重。
*                     便秘:會造成病人很不舒服,病人覺得費很大的力氣,仍然解不乾淨。
*                     有時腹瀉,有時便秘。
*                     腹部常脹氣。
*                     糞便上有黏液。
*                     腹痛或絞痛,但是在排便或放屁之後獲得緩解。
*                     噁心、胸痛、消化不佳等胃病徵狀。
  
       這些徵狀大部分起因於腸子的痙攣和比較敏感。通常腸壁的肌肉溫和規律地收縮和放鬆,將食物沿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的順序逐漸地移動。腸躁症病人的腸壁肌肉則失去規律性地收縮和放鬆,產生痙攣的情形,也就是腸壁肌肉收縮太強太久。發生痙攣的位置和範圍又不固定,當食物因腸內痙攣而移動太快或太慢時,便產生了不同的徵狀。可能造成腹部疼痛、糞便上帶有黏液、腹瀉、或便秘。另外,腸躁症病人腸壁內的神經纖維末梢比較敏感,一些平常不會引起感覺或疼痛的腸氣或物體,卻造成腸躁症病人腹脹、疼痛或強烈的排便感。
 
腸躁症的成因
  目前不知道腸躁症的確切成因,但有人相信這和掌管腸道感覺和肌肉的神經的改變有關。也有認為是中樞神經影響了大腸。又因女性的發生率高出兩三倍;經期症狀加劇,故荷爾蒙可能對腸躁症有影響。因不明原因,腸躁症患者對於一些常人不會有影響的刺激反應強烈。由食物、藥物或情緒產生的氣體或壓力都會引起腸躁症。
 
       腸躁症的患者會發現在緊張的情緒下,其症狀和發生頻率會加重,但緊張只會加重已發生的症狀,而不會引發症狀。有時其他的疾病如腸胃炎,也會引發腸躁症。抗生素的使用引起腸內菌叢的改變、止瀉劑和緩瀉劑的過量使用也可能會引起腸躁症。有時在食用某些含乳糖(乳製品)的食物後引起的腹脹、腹痛,其實並不是腸躁症,而是乳糖不耐症引起的。
   腸躁症絕對不會引起直腸出血,如果有直腸出血的徵狀,則必須仔細檢查,是否有其它疾病。
 
腸躁症的診斷
  沒有一項特殊的檢查能夠決定,您是不是罹患腸躁症。換句話說,診斷腸躁症必須根據徵狀,並排除其它所有可能引起相似徵狀的疾病之後,例如感染,發炎,潰瘍,憩室,和癌症,才能確立腸躁症的診斷。所以,先瞭解詳細的徵狀和病史,在初步的身體理學檢查之後,還要安排許多診斷檢查,像是血液化驗、糞便化驗、X光攝影、和內視鏡篩檢等等。當檢查結果皆正常,並無構造上的任何異常時,才能診斷為腸躁症。
  學界定了一些條件來診斷腸躁症,求診者必須有腹痛及腹瀉或便秘持續至少三個月,再加上以下所列的Rome criteria II至少兩項發生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才能診斷:
*                     排便的頻率改變
*                     感覺排便後舒服
*                     糞便型態的改變
 
腸躁症的治療
  因為腸躁症不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治療目標以減輕徵狀,恢復正常活動,和提高生活品質為主。首先,要瞭解自己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活動時、或吃什麼東西以後,徵狀比較嚴重。再根據以下的建議,幫助您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減輕和控制徵狀,不必長期依賴藥物的短暫效果。當然您不能期望立刻獲得完全的改善,因為改善的效果是逐漸增加的,可能需要六個月或更久的時間,才能得到明顯的改善。所以長期治療腸躁症,耐心和恆心非常重要。 
 
1.
增加身體的活動力
 
 
  運動可以改進身體健康,也有利於減輕腸躁症。運動幫助降低無形的壓力,並刺激腸道進行規律性的收縮與放鬆。運動不代表要非常激烈的運動,或是運動很長的時間。相反地,剛開始運動時,請盡量選擇輕鬆的活動,每次活動的時間也短一點,才容易做得到;持之以恆,就能達到目標。
 
2.
改善飲食
 
 
  增進腸道的功能和身體的健康就靠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進食時間、增加高纖維含量的食物、和喝足夠的水份。每天在大約相同的時間進食,讓腸子能規律的發揮功能。避免錯過進食時間或者吃得過量。您會發現少量、多餐、定時,比一天吃三大餐更適合減輕腸躁症的徵狀。增加食物中的纖維量則可以改善腹瀉或便秘的徵狀,不過請逐漸增加纖維含量,因為一下子增加太多的纖維質,也同時增加大量的腸氣,會讓腹脹感惡化。有充足的水份,腸中的纖維質才能發揮作用吸收水份,形成柔軟易排的正常糞便。至於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則應該避免。另外,每個人對各種食物的反應還是有差別,所以在改善飲食時,請多嘗試各種食物,以發掘比較適合您的食物種類。
 
3.
減少壓力並調整面對壓力的態度
 
 
  擔心、焦慮、和很多的心理壓力都能引起消化道問題,例如胃痛或腹瀉。有腸躁症的人這種現象更頻繁更嚴重,而發生的疼痛與排便異常,對病人來說是另一種壓力。如此的惡性循環只會增加腸躁症的嚴重性,影響到日常的活動,降低生活品質。所以,必須減少壓力來源,如高度壓力的工作,並調整心態,才可以打斷惡性循環,減輕腸躁症的徵狀。
 
4.
藥物
 
 
  當您在調整生活習慣時,腸躁症的改善是漸進緩慢地,徵狀並不會立刻消失,這時就需要用藥物減輕徵狀,協助度過這段調整期。例如:抗痙攣藥物能放鬆腸道的肌肉和解除痙攣。抗憂鬱劑降低神經的敏感度。止瀉藥減緩食物在腸中移動的速度。消除脹氣和消化不良的藥物能減輕您的不舒服。纖維質補充品可以幫助排便,減緩水瀉。至於止痛藥則必須謹慎使用;因為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雖然能減輕您的疼痛,但也同時刺激您的消化器官;鴉片類止痛藥則容易產生依賴性、干擾消化器官功能、並讓您對疼痛更敏感。
 
  腸躁症不像有些大腸炎會引起發炎或改變腸道組織或增加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大部分的腸躁症可由飲食、生活習慣和壓力的管理來控制。但是診斷腸躁症需小心排除大腸炎及大腸腫瘤等其它疾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